力促自贸区战略,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龙头
力促自贸区战略,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龙头
从整体经济规模看,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全球最大,综合国力已具备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条件。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,明年自贸区将升级与扩围并举,由内向外递延发展,努力实现自贸区战略的新突破。
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2016年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坚持改革开放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努力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的良好开局。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表明新的一年自贸区建设将进入新高潮。
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,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,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。一般而言,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,市场化程度越高,经济实力越雄厚,越要求实现开放型经济。开放型经济就是一种要素、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,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,尽可能充分地参加国际分工,以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。
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开放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。从1978年起,外资重新进入了我国,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们发展的资金和技术约束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1992年以后的全面开放,使我国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困扰,以全方位、宽领域、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融入世界,并逐渐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。
如今,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调结构、转方式在进一步推进,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,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加大,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。与此同时,之前的一些对外开放举措已不太适应新常态了,且与开放型经济的目标相去较远。为此,我国亟须以新一轮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来适应新常态,以全新的开放来拓展发展空间。并且,要做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。
当前,全球范围内自贸区数量在不断增加,自贸区谈判涵盖议题快速拓展,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。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期,外贸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,“引进来”、“走出去”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。看今年以来的走势,我国外贸俨然已步入中低速增长。尽管今年以来政府为稳外贸出台了包括《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》(“国七条”)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政策,但外贸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比预计的更加严峻,更加复杂。
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11月出口同比下降6.8%,连续5个月下滑,差于预期的5%;进口同比下降8.7%,连续13个月下滑。预计当前外贸的严峻形势或将持续至2016年。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,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,是全面深化改革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,所以,必须优先发展、重点发展。
从整体经济规模看,我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量全球最大,综合国力已具备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条件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,分别是我国与东盟、新加坡、巴基斯坦、新西兰、智利、秘鲁、哥斯达黎加、冰岛、瑞士、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,内地与香港、澳门的《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》(CEPA),以及大陆与台湾的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(ECFA)。
前天,中国-澳大利亚、中国-韩国自贸协定正式生效,生效当天实施第一步降税,2016年1月1日实施第二步降税。此外,我国也正在推进多个自贸区谈判,包括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、中国―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、中国―挪威自贸区、中日韩自贸区、中国―斯里兰卡自贸区和中国―马尔代夫自贸区等。我国还在推进中国―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、中国―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和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后续谈判。
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,新的一年,将严格按《意见》对自贸区升级与扩围并举,由内向外递延发展,努力实现自贸区战略的新突破。升级是对我国单方自主的对境外所有经济体开放的自贸区如上海、广东、天津、福建自贸区不断丰富改革内涵,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率。上海自贸区10月发布了“金改40条”,明确提出将在上海自贸区内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。
上周,上海自贸区“金改40条”细则出台,将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。这些改革经验有望尽快复制到其他三个自贸区。扩围包括对内扩围和对外扩围。对内扩围是新年力争能在其他具备条件的省份设立自贸区。在目前已公布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中,已有浙江、黑龙江、贵州等11个省份申报建设自贸试验区。对外扩围是对我国自贸区建设布局在周边、“一带一路”和全球三个层次做出规划并尽快拓展。周边自贸区构建应力争与所有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,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。
结合周边自贸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,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,形成“一带一路”大市场,将“一带一路”打造成畅通之路、商贸之路、开放之路。全球自贸区网络建设则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、发展中大国、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贸区,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、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。
为使我国的自贸区战略真正显现出开放型经济新龙头的作用,为“十三五”开好局,还需加快外贸体制改革,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。着力推进大通关建设,全面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、监管互认、执法互助。着力优化国内区域布局,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;着力优化外贸商品结构,提升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;着力优化经营主体结构,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;着力优化贸易方式,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。
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2016年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坚持改革开放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努力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的良好开局。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表明新的一年自贸区建设将进入新高潮。
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,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,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。一般而言,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,市场化程度越高,经济实力越雄厚,越要求实现开放型经济。开放型经济就是一种要素、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,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,尽可能充分地参加国际分工,以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。
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开放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。从1978年起,外资重新进入了我国,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们发展的资金和技术约束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1992年以后的全面开放,使我国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困扰,以全方位、宽领域、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融入世界,并逐渐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。
如今,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调结构、转方式在进一步推进,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,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加大,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。与此同时,之前的一些对外开放举措已不太适应新常态了,且与开放型经济的目标相去较远。为此,我国亟须以新一轮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来适应新常态,以全新的开放来拓展发展空间。并且,要做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。
当前,全球范围内自贸区数量在不断增加,自贸区谈判涵盖议题快速拓展,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。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期,外贸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,“引进来”、“走出去”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。看今年以来的走势,我国外贸俨然已步入中低速增长。尽管今年以来政府为稳外贸出台了包括《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》(“国七条”)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政策,但外贸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比预计的更加严峻,更加复杂。
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11月出口同比下降6.8%,连续5个月下滑,差于预期的5%;进口同比下降8.7%,连续13个月下滑。预计当前外贸的严峻形势或将持续至2016年。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,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,是全面深化改革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,所以,必须优先发展、重点发展。
从整体经济规模看,我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量全球最大,综合国力已具备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条件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,分别是我国与东盟、新加坡、巴基斯坦、新西兰、智利、秘鲁、哥斯达黎加、冰岛、瑞士、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,内地与香港、澳门的《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》(CEPA),以及大陆与台湾的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(ECFA)。
前天,中国-澳大利亚、中国-韩国自贸协定正式生效,生效当天实施第一步降税,2016年1月1日实施第二步降税。此外,我国也正在推进多个自贸区谈判,包括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、中国―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、中国―挪威自贸区、中日韩自贸区、中国―斯里兰卡自贸区和中国―马尔代夫自贸区等。我国还在推进中国―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、中国―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和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后续谈判。
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,新的一年,将严格按《意见》对自贸区升级与扩围并举,由内向外递延发展,努力实现自贸区战略的新突破。升级是对我国单方自主的对境外所有经济体开放的自贸区如上海、广东、天津、福建自贸区不断丰富改革内涵,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率。上海自贸区10月发布了“金改40条”,明确提出将在上海自贸区内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。
上周,上海自贸区“金改40条”细则出台,将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。这些改革经验有望尽快复制到其他三个自贸区。扩围包括对内扩围和对外扩围。对内扩围是新年力争能在其他具备条件的省份设立自贸区。在目前已公布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中,已有浙江、黑龙江、贵州等11个省份申报建设自贸试验区。对外扩围是对我国自贸区建设布局在周边、“一带一路”和全球三个层次做出规划并尽快拓展。周边自贸区构建应力争与所有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,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。
结合周边自贸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,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,形成“一带一路”大市场,将“一带一路”打造成畅通之路、商贸之路、开放之路。全球自贸区网络建设则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、发展中大国、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贸区,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、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。
为使我国的自贸区战略真正显现出开放型经济新龙头的作用,为“十三五”开好局,还需加快外贸体制改革,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。着力推进大通关建设,全面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、监管互认、执法互助。着力优化国内区域布局,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;着力优化外贸商品结构,提升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;着力优化经营主体结构,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;着力优化贸易方式,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。
[返回]